评测信息
名称 :ELSA Gladiac
时间 :2000.05.17
测试员 :Hotpoint
样品类型:显示卡
样品提供:爱尔莎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代理
特点 :ELSA Gladiac拥有强大性能,极高的像素填充率
以及多边形生成能力,速度极快
不足 :当分辨率提高或者色深加大时,由于显存带宽
不足,性能下降非常明显,FSAA功能略显不足
价格 :2999RMB(促销)
在本文的开始,我首先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爱尔莎国际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北京代理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在Gladiac发布之后立即将全国仅有的
两块样卡送到了我们这里进行评测。闲话少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块
卡。由于只有一天半的时间进行测试,所以,我们的这次测试严格地将
也仅仅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测试结果评测,具体的使用印象我们将在今
后推出。不过由于此次进行的测试的项目比较多,完全可以从各个方面
对这块卡进行全面的评测。
ELSA Gladiac采用的是nVIDIA刚刚推出的GeForce2 GTS芯片
。GeForce2 GTS实际上是GeForce256的改良版本。它使用0.18微米制作工
艺,较GeForce256的0.22微米进一步降低了功耗,减少了发热量,因此,
它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下。nVIDIA使GeForce2 GTS芯片工作在200MHZ的
频率下!此外,GeForce2 GTS将不再有使用SDRAM显存的版本,取而代之
的是全线DDRAM。
就GeForce256 DDR较普通的SDRAM性能的提高可以看出,DDR显存代替
SDRAM是早晚的事,而此次nVIDIA的GeForce2 GTS只使用DDR显存更是加
速了这一演变过程。GeForce2 GTS的显存运行频率为166MHZ,此时,由
于DDR具有两倍欲SDRAM的数据传输速度,所以它相当于工作在333MHZ
的SDRAM。
板卡做工:
严格地讲,我们没有权利对Gladiac的板卡做工进行评论,因为此次送来
评测的是Gladiac的工程样品。这点是无须质疑的,在放大图中你可以看
出,卡正面上的许多元气件有手工焊接的痕迹。不过从这块卡上我们还
是可以看出ELSA的优秀的制作工艺以及精美的用料。估计正式发售的零
售产品做工将更加精良。
与以往的做法不同,此次推出的这块Gladiac并没有使用ELSA自己设
计的PCB板布线,而是采用了nVIDIA的公板设计。尽管采用自己的设计可
以对显示卡进行优化,增加扩充功能,提高显示卡的性能以及工作稳定
性,但也许ELSA认为nVIDIA的公板设计已经相当成熟了,所以它们不愿意
再花一笔不菲的经费去开发自己的布线了。
Gladiac的PCB板布线和Erazor X2很相似。8块4MB的DDR SGRAM的
显存的摆放位置和Erazor X2几乎完全相同,原先X2中视频输出的部分由
nVIDIA的视频扩充卡的位置所代替,但是我们拿到的样品并不具有这个功
能。由于板卡布线没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推测,GeForce2
GTS芯片内部的结构和GeForce256应该也没有什么区别
Gladiac使用的是Infineon的
DDR
SGRAM,速度为6纳秒,这和Gladiac的显存工作频率相同。Gladiac的PCB
板使用的是标准的6层板设计,卡的边缘切割整齐,没有划手的感觉。卡
的正面使用了大量的钽电容,质量上乘。此外,我们注意到,在PCB的正
面,ELSA首次使用了稳压电路块,就是图中CTX8-4P元件。这种稳压块在
家用显示卡上基本没有使用过(在专用显示卡上笔者也没有见过)。
另外在测试中我们注意到,由于采用了0.18微米的制作工艺,GeForce2
GTS芯片工作时的温度非常低,即使是运行Quake3的测试DEMO,散热片
的温度也绝对没有超过40度,看来0.18微米技术确实对显示卡功率的降低
有明显的作用。
上面我曾经说了,Erazor X2上
的视频输出位置在Gladiac被扩充卡的位置所取消了。Gladiac的视频输出
将使用扩充卡来实现,扩充卡是通过一条50针的接口与主卡上相应的插
槽相连的。nVIDIA把它称做为“视频子卡”(它也和Creative学?)。我
们没有拿到这块视频扩充卡,但是Anandtech上的评测说Gladiac的扩充卡
使用的视频芯片是和Erazor X2相同的Brooltree 868/869视频芯片,但是我
们在一个日本的网站上看到了另一款采用飞立浦芯片的扩充卡(左图)
,这块视频卡的做工比原配的卡要好。
原来这是ELSA在www.shopelsa.com上卖的视频升级卡,所有非随卡购购买
的扩充卡都不会采用Brooltree 868/869芯片,而是上面的那款。这块扩充
卡价格不菲,标价是$25-$35。名叫VIVO。估计到国内的价格会很高,不
过由于采用了公板设计,所有厂商的扩充卡应该可以互相兼容,希望到
时候会有厂家生产便宜的产品。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Gladiac不具有
DVI数字输出的插座,不过这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没有必要。
虽然这款Gladiac上面采用的元气件都是上等品,但是我认为它的做
工没有Eraxor X好。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到本站的显示卡评测中看看Erazor
X评测的图片。那才是真正优秀的板卡。不过我们也不能太苛求,因为
ELSA的Gladiac是目前最快上市的GTS显示卡之一,而相比之下,Gladiac的
做工比丽台的要好,因此,笔者给这款Gladiac的做工打9分。
Quake3测试:
在本次的测试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Quake3测试,包括nVIDIA为
GeForce2
GTS量身订做的N15DEMO这个极为变态的演示,这一切都是为了充分考验
Gladiac的性能。由于是新的一代显示卡,在1600X1200的高分辨率下的运
行游戏已经成为了可能,所以在本次测试中,我测试了从640X480到
1600X1200的所有分辨率下的结果。
1,Demo 001测试
Q3 Demo 001实际使用的是DEMO7这张图,也就是最经典的一幅。
在这里笔者首先声明,由于自己的Excel水平很差,所以做出来的图表都
很难看,实际的画面差别和速度相差很多,大家千万不要被画面所迷惑
。

这是640X480下的测试结果,虽然我们采用的是PIII 500E的
CPU进行的测试,但是由于两款显示卡在低分辨率下早已将该做的工作做
完而等待CPU了,所以没有什么差别而测试中1到3FPS的差别都可以算是
测试误差范围之内的结果。

在800X600的测试中,我加入了打开FSAA后性能的测试。
在没有打开FSAA之前,Gladiac和Erazor
X2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当打开FSAA后,性能大幅下降,尤其是
32BIT色,竟然只有25.7FPS。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个结果和我们
不久前写的《关于GeForce256的FSAA功能测试》中Erazor
X2的测试结果几乎完全相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胆的新的说法:
“当DDR版本的GeForce256打开FSAA功能后,其显存带宽
已经成为了性能的瓶颈。”也就是说当打开FSAA后,游戏画面对于
显存带宽的要求非常高,已经达到了极限,而显示卡真正的象素填充水
平根本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此时,无论是16BIT还是32BIT,显存都
制约了显示卡性能的发挥。

在1024X768下,Gladiac的性能优势逐渐明显了,16BIT色基
本上保持了和800X600相同的成绩,没有性能下降。但是,32BIT色的成绩
并不尽人意,尽管有67FPS不俗的表现,但25%的性损失显得多了些。

这是1280X1024下性能对比。由于显存带宽的原因,当色
深由16BIT提升到32BIT时,Gladiac的速度损失达到了空前的36%,我们可
以看到,1280X1024对于Gladiac来说是速度的分水岭,为此,我们还特地
测试了在这个分辨率下Gladiac超频后的性能提高,不过超频后的性能提
高实在显得微乎其微,而性能下降还是保持在36%的水平。粗略算一下,
在1280X1024的场景中,当色深由16BIT上升到32BIT时,材质所占用的空
间大约是原来的四倍,而在如此高的分辨率情况下,整个画面中纹理的
占用一定非常惊人,此时,虽然DDR显存拥有双倍的带宽,但是仍然满足
不了像GeForce2 GTS这个拥有极高像素填充率的“怪物”的需要,所以才
造成了性能的大幅下降的现象。但是,性能下降归下降,此时的速度仍
然保持了46FPS的水平,也就是说,您照样可以很流畅地运行游戏。

这是1600X1200下的性能对比。由于显存带宽的制约,
Gladiac只跑出了49.7/26.4FPS的成绩,虽然这比Erazor
X2优势明显,但是我实在无法在1600X1200 32BIT色下运行Quake3。当大
场景进行转换时,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画面的停滞,这对于像Quake3这
类对于速度要求极高的游戏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在1600X1200下采用
32BIT是非常不明智的。
2,Quaver测试:
Quaver实际上是Quake3的DEMO9这张图。在Quaver的DEMO中,由
于画面中使用了大量的512X512纹理,所以画面显得非常华丽,同时也非
常复杂。许多显示卡在高分辨率下只能跑出一位数的分数(不包括小数
)。对于Gladiac这样一块高档显示卡来说,只采用Demo001进行测试是完
全不够的。

在640X480下,Gladiac就在32BIT下领先Erazor X2有13FPS
之多,您可以想象Quaver地图的复杂度了吧?我们很高兴地看到,
Gladiac在32BIT色下保持了和16BIT同样优秀的性能,速度几乎没有下降,
此时,极高的像素填充率是必不可少的。

Gladiac继续保持了优秀的性能,在没有打开FSAA的情况下
,性能保持在76FPS没有丝毫的下降,而Erazor X2由于没有足够的像素填
充速度,在32BIT色下,性能大幅下降38%!不过,当Gladiac打开FSAA后
,得分和Demo001中完全相同,这进一步验证了显存瓶颈的事实。如果照
这样发展下去,设想,如果nVIDIA的下一代显示芯片NV20继续使用
333MHZ的DDR作为显存的话,瓶颈问题将更加严重,到那时,DDR显存
将和现在的SDRAM一样,成为阻碍显示卡发展的绊脚石。

由于采用了大量的大纹理,显示芯片的像素填充速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由于Gladiac具有1GT/S的像素填充速度,在1024X768下还可以应付,但是
Erazor X2就没这么乐观了,在32BIT色下,15FPS的的速度和Gladiac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此时,GTS芯片强大的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在1280X1024下,无论是Gladiac还是Erazor X2都由明显的
性能下降,不过,Gladiac还是保持了流畅的画面,相对于Erazor
X2来说优势明显。此时,您也看到了上面笔者所说的一位数的分数!

Gladiac的画面测试:
虽然GeForce2 GTS支持象素阴影技术,显示芯片可以对画面中的每
一个象素进行控制,但正在没有对此项技术进行优化的游戏和软件中,
GTS的画面表现和GeForce256是完全相同的。笔者对于GeForce256的画面
质量评价就不很高,因此,此次我对于Gladiac的画面表现评价是“一般
”,不过FSAA,S3TC(OpenGL下),DXTC(D3D下)以及素阴影技术给
我们带来的画面飞跃是很明显的。

上面几幅图是在nVIDIA的官方网站上公布的GTS使用纹理
压缩后的软件截图,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采用了纹理压缩,显示卡可以
使用更大的纹理,上面的几幅图中,画面的细节非常精美,这都要归功
于纹理压缩。

上面的两幅图源自随显示卡一起送来的一张游戏光盘中的Evolva的DEMO
截图,左面的采用了象素阴影技术,右面的则没有。注意墙壁上的细节
,在使用了象素阴影技术的图中,细节表现非常出色,整个画面显得很
明亮而且精美,而右面的则和我们平时玩的游戏完全相同。

(硬件T&L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