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影仪的运动补偿功能,为什么重要?
在今天,手机产品已相当同质化,并“卷”向了屏幕刷新率这种过去不被人注意的配置。2021年开始,以小米11为首的各家旗舰手机,就相继把屏幕刷新率提升到了120Hz甚至144Hz。就连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手机游戏,也逐渐提高了游戏的最高显示帧率。结果就是,用户越来越习惯稳定的画面内容,对于运动画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智能电视虽早早搭载了运动补偿功能,但因为画面不算太大,用户也对此也没有太大感知。更别提不怎么看运动、动作画面的用户,就更没感觉了。然而,随着投影仪的智能化,这一品类又重新回到了年青一代的视野之中。投影热销的同时,全面搭载运动补偿也提上了日程,原因则无非以下几个。
一是发展迅速的芯片已能普遍支持运动补偿。二是投影画面动辄100英寸以上,人会对拖影、卡顿、掉帧等现象更加敏感。三是低帧率的内容仍然较多,比如足球比赛、动作电影、电视剧等。
而理论上,人眼能感知的帧数为55帧,也就是说视频帧数如果能达到60帧,就可以缓解人眼感知高速画面拖尾、掉帧的现象。但目前,主流的电影、电视剧的帧数主要集中在24-30帧,所以想要获得更好的视频观看体验,运动补偿可以说是投影必备的功能。像极米作为行业领头羊,自2018年的H2开始,已实现了全线产品搭载运动补偿功能,也是最早搭载运动补偿和全自动梯形校正的公司。
然而,如此重要的功能,并不是每家产品都有搭载。出于成本的考虑,目前不少知名投影机型,都未搭载运动补偿。例如使用AmlogicT972芯片的红米电视和米家青春版2投影仪,就不支持运动补偿。另外,大眼橙NEW X7D也使用的同款芯片,但据说是通过了外挂芯片解决,真假未知。同时,这款芯片在播放4K片源时的速度也不足,即便能够解码,能勉强播放,也十分容易卡顿。对用户来说,不得不说是一大损失。
总而言之,实际的画面效果和传输速度,还有待大家亲自测试。否则,在巨大的画面上看24/25帧的视频,以及无法看4K的内容,那可是相当痛苦,无法接受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