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民俗+联通,乡村振兴加“数”跑
近年来,乡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田园摄影、亲子游学、农耕研学……在满足人们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给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文旅部公布了“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名单,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光东村凭借“推动‘稻田文化+民俗文化’打造农文旅融合体”,上榜优秀案例名单。中国联通为光东村建立的延边大米专属稻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文旅融合发展,在光东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画卷上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步入光东村延边大米展示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制作精美的实体沙盘和硕大的3行6列拼接的液晶显示屏,这是中国联通为光东村打造的数字化农业展销平台的一部分,沙盘向游客们展示了现代化农业生产全过程及农耕和民俗文化,物联网大屏显示系统则以简洁的界面、直观的数据实时向游客展示田间作业、作物长势和生产加工情况。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光东村水稻种植基地,在展示中心,参观者可以通过中国联通提供的VR眼镜、VR一体机、触摸屏,以720度全方位视角,体验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来到光东村视察时看到的场景,了解延边大米的种植环境。不仅如此,中国联通建立的VR系统,还可以消弭时间与空间障碍,带领现场的参观者及电子商务平台和异地大米专卖店的消费者们,跨越时空、穿越四季,通过全景视频技术及3D还原技术,深入了解延边大米生产加工仓储的全过程,通过交互式和沉浸式地体验让参观者及消费者感受稻田的四季风光和当地的民俗魅力。
行走在万亩良田中,中国联通建设的4套土壤墒情和1套小型气象站组成的大田物联网监测系统如同风雨中的“卫士”,实时监测着田间环境和田间区域气候,为种植者提供着精确的作物环境信息;11台400万像素红外网络高清高速智能球机和1台800万53倍一体化网络高清激光云台摄像机组成的农业视频监控系统如同一只只“神眼”,对专属稻田进行实时视频监控,让专属稻田认领者可以通过手机调阅监控了解情况,为农业生产全过程可视化、可溯源提供了影像支持。
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也成为了“新农具”和数字化销售的“新窗口”,中国联通为光东村打造的专属稻田交易支撑平台,让种植者和消费者通过微信专属稻田查询子系统扫描二维码,可以查看专属稻田的基本信息,包括客户信息、认购信息、专属面积、种植品种、预计产量等等,为专属稻田的订单交易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数据管理支撑,助推光东村完成传统农业在线化、数据化改造,实现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生产智能化、稻田专属化和经营网络化。
远处是蜿蜒稻浪,眼前是白墙青瓦极富特色的朝鲜族庭院。受传统民族文化熏陶,光东村的朝鲜族群众能歌善舞,村里的阿姨们经常通过联通5G网络直播做拌饭、江米鸡、冷面、打糕等民俗美食……随着网络直播的传播分享,光东村这个具有典型朝鲜族民俗特色的村庄,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民俗风情。为了给村民和游客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中国联通大力加强对光东村的网络建设,无论是一院一景的朝鲜族风格民宿,还是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民俗旅游基础设施,以及村民用户家中,全部进行了千兆宽带升级,并实现了光东村5G网络的全覆盖,让游客在体验独特民俗文化的同时,畅享千兆生活、随时上网“冲浪”与远方的亲友共享民俗魅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中国联通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下,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光东村“旅游+农业+互联网”的乡村振兴之路也越走越宽:稻米“身价”翻倍,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3项专利的光东“海兰江御米”销往全国;民宿旅游发展“如鱼得水”,绽放出新的活力;民俗文化从田间地头转向“网络云端”,焕发出新的生机。(吉林联通 何平 刘依群)